
2022年土壤地下水自行检测方案及检测报告
2022-08-12
1、项目背景
洛阳德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洛阳市吉利区污水处理厂对面,是一家废矿物油及含矿物油泥(以下简称“废油泥”)、废乳化液等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民营企业。企业原名称为洛阳市吉利区德鑫废旧物品处理厂,成立于 2010年 4月,2016年 7月更名为洛阳德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洛阳德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废油泥 3000吨生产线项目于 2010年 7月取得环评批复(洛环监表[2010]124号) ,并于 2011年 6月通过环保验收(洛环监验[2011]47号)。
企业在 2014年 6月进行了扩建,扩建后危险废物处理规模:废矿物油 12000 t/a、含矿物油泥 14000t/a 、废乳化液 2000t/a ,总处理能力 2.8万 t/a 。该项目于 2016年 11月完成现状环境影响评估,在洛阳市环保局备案,且于 2017年 4月取得洛阳市环保局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2019年,为适应危险废物市场处理需求及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洛阳德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洛阳德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危 险废物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 2019年 8月15日通过洛阳市生态环境局审批,批复文号为洛环审[2019]18 号。企业已取得排污许可证,证书编号为 91410306MA3X68X74R001U ,并于 2020 年 6 月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项目主要工艺为收购的废矿物油经减压蒸馏处理后,生产基础油和重油,作为生产原料利用,属于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废油泥采用间歇焙烧处理后,蒸馏废油进入减 压蒸馏系统,产生的焙烧废渣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减小其数量;废乳化液化学破乳 除杂后,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减少其危险成分;废油桶清洗后,消除其危险成分,作为包装桶使用。废油泥、废乳化液及废油桶处理属于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危险废物处理规模为:废矿物油 30000t/a 、含矿物油泥 10000t/a 、废乳化液 15000t/a 、废油 桶 1000t/a ,总处理能力 56000t/a。
2、工作内容
1)污染识别:通过资料搜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形式,获取企业所有区域及设施的分布情况、企业生产工艺等基本信息,识别和判断调查企业可能存在的特征污染物种类。
2)取样监测:在污染识别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现有相关标准导则要求制定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取样与实验室分析检测。根据文件要求以及企业实际情况设置取样点位,通过检测结果分析判断调查企业实际污染状况。
3)结果评价:参考国内现有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确定调查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质量情况,是否存在污染,并进一步判断污染物种类、污染分布与污染程度,编制年度监测报告并依法向社会公开监测信息。
图2-1 工作流程图
3、调查依据与评价标准
3.1法律法规及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
《河南省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关于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实施方案》(豫环攻坚办[2018]27号)
3.2标准及规范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 682-201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技术导则》(HJ25.1-201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9)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20);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31-2003)
《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 166-2004)
《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T 1019-2019)
《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NY/T 1121.1-2006)
3.3技术指南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72号);
《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国家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环办标证函〔2018〕50号,2018年9月17日;
《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暂行)》。
《洛阳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要求》;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 819-2017)。
4、资料分析
4.1布局现状
厂区总体规划走向为东西走向。项目主要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共工程、环保工程组成。从西边物流出入口进入后,依次为生产装置区、储罐区、危险暂存间等。
企业无危险废物产生,故不涉及危废暂存区域。
4.2生产现状
1、产品方案
表4-1 产品方案
指标 |
名称 |
产量(t/a) |
产品方案 |
基础油 |
25600t/a |
重油 |
4000t/a |
|
清洗后油桶 |
930t/a(约 56995 个) |
2、主要原辅材料
表4-2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
类别 |
名称 |
主要组份 |
年耗量(t/a) |
用途 |
|
原料 |
废油泥 |
/ |
10000 |
/ |
|
废矿物油 |
30000 |
||||
废乳化液 |
15000 |
||||
废油桶 |
1000 |
||||
辅料 |
絮凝剂 |
聚丙烯酰胺 (PAM) |
2.6 |
用于油泥絮凝沉淀 |
|
破乳剂 |
烷基酚醛树脂(AR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 |
27 |
用于废乳化液处理 |
||
清洗剂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2.8 |
用于废油桶清洗 |
||
防锈剂 |
亚硝酸钠 |
0.32 |
废油桶清洗后防锈处理喷洗剂 |
||
试剂 |
破乳剂 |
/ |
8.5 |
污水处理站使用 |
|
硫酸 |
12.5 |
污水处理站及废气治理使用 |
|||
过氧化氢 |
18 |
污水处理站使用 |
|||
硫酸亚铁 |
2.4 |
污水处理站使用 |
|||
氢氧化钠 |
25.3 |
污水处理站及废气治理使用 |
|||
氢氧化钙 |
0.8 |
废气治理使用 |
3、生产工艺
废油泥处理工艺
(1)进料
废油泥原料由运输槽车(极少部分为桶装)运送进厂,每批次经计量、检验(含油率、水分、固含量等)后,根据固份含量不同,分为半固态油泥(固含量3%~5%,占比约80%)和固态油泥(固含量10%~15%,占比约20%)。半固态油泥通过管道或密闭螺旋输送至油泥池贮存,固态油泥直接卸入固料仓进仓口,经密闭螺旋杆提升机输送至固料仓(固料仓顶部密封,进料口与提升机卸料口密闭对接)。
(2)预处理(油水分离)
预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油泥中的水分。油泥池半固态油泥由两台螺旋泵经管道输送至缓冲罐1,电加热搅拌(约1h,30~40℃),搅拌后油泥输送至缓冲罐2进行静置脱水,然后油水进入缓冲罐3/4,油泥分别进入离心机和挤压机进行分离脱水,离心机和挤压机分离出的油水泵入缓冲罐3/4,进行自然沉降、油水分离,下层废水泵入油水池,上层油液泵入缓冲罐5/6。油液在缓冲罐5/6静置后,废水泵入油水池,废油中杂质较多,送入焙烧炉处理。半固态废油泥物料输送为密闭管道,挤压脱水后废油泥为密闭廊道输送,离心机、挤压机二次密闭,挥发有机废气收集后引至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废气通过高15m排气筒排放。
(3)油泥焙烧
焙烧炉一次投料15m3,炉内温度保持在250~350℃,废油泥在反应器中停留约20h,完成本批次废油泥焙烧处理。
焙烧气通过两级阻尼罐分离固渣,阻尼罐内布设折流式过滤板,分离固渣从阻尼罐底部管道排至固渣罐,焙烧气从阻尼罐上部排入,进入箱式冷凝器,将水和油(烃)重新冷凝为液相,暂存于卧式储油罐内,毛油经管道送至废矿物油缓冲罐进入精馏车间精制,底部含油废水通过管道排入污水处理站缓冲池;不凝气体从储油罐上部进入缓冲罐,然后进入水封罐(兼进一步除尘),经两级阻火器,送入焙烧炉燃烧。项目焙烧炉内部设移动刮板,可以避免炉比结焦现象,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
焙烧炉出渣为密闭螺旋出渣方式,每批废油泥焙烧结束后,通过焙烧炉出渣口密闭螺旋输送收集至固渣罐,固渣袋装后密闭存放于危废暂存间。
废油泥处理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所示:
图4- 1 废油泥处理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废矿物油处理工艺
(1)进料
废矿物油采用槽车(极少部分为桶装)运输入厂,每批次经计量、检验(水分、运动粘度、闪点、密度、热值等)后,泵入废矿物油储罐(800m3)。
(2)预处理
废矿物油预处理主要是经过静置沉淀去除部分杂质和水分,沉降采用自然沉降和保温沉降相结合。废矿物油首先从原料罐打入缓冲罐(C201~C203)中进行沉降,5月-9 月份气温较高,在缓冲罐中自然沉降(2h~3h)后,成为毛油,然后输送至精馏车间缓冲罐A/B 。10月-4月气温较低时,通过缓冲罐(C201/C203)间接加热至70~80℃并保温(导热油盘管间接加热,管式炉烟气出口设热交换器,余热利用提供热源),静置沉降,毛油输送至精馏车间缓冲罐A/B;沉降水分及少量杂质通过罐底排出,经管道泵入油水池。
(3)减压蒸馏
预处理后的毛油通过减压蒸馏生产基础油,整个加工系统由真空机组抽负压,压力为-0.1MPa。减压蒸馏系统采用塔盘式结构蒸馏塔,利用真空泵降低系统内压力,降低液体的沸点,从而有利于各物质的分离。
脱水除杂后的毛油进入缓冲罐A/B二次沉降,然后输送至管式加热炉(燃气燃烧温度800℃~1000℃),管式炉系统采用小管径炉管加热,增大受热面积,提高线速度减少原料油在炉管内的停留时间,降低了原料油在炉体内结焦阻塞炉管。原料通过加热器油温升至 120℃~240℃,然后高温油液进入蒸馏塔,油液经蒸馏塔夹层进入蒸馏塔进油口,在塔体内部气化,之后高温油进入冷凝塔;未能气化的重组分(重油)通过蒸馏塔底部排出进入暂存罐,收集后管道输送至缓冲罐 C202,外售其他企业作为生产原料利用。高温油进入冷凝塔后,冷凝的液态油份进入基础油暂存罐,随后泵入基础油缓冲罐 C204,少量冷凝废水排入油水池,不凝气经阻火器导入管式炉燃烧炉膛燃 烧处理,管式炉燃料燃烧废气通过脱硫脱硝+15m 高排气筒排放。冷凝塔排出的部分少量未冷凝油气将进入冷凝器进行二次冷却。
废矿物油处理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所示:
图 4-2 废矿物油处理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废乳化液处理工艺
(1)进料
废矿物油采用槽车(极少部分为桶装)运输入厂,每批次经计量、检验(含油率、水分、机械杂质等)后,泵入废乳化液储罐(800m3)。
(2)预处理
废乳化液从原料罐打入缓冲罐(Y103~Y106),静置(1~2h),污水排入油水池,油液进入破乳反应釜。破乳反应釜内部自带搅拌器,破乳剂由顶部自动加入后,搅拌进行破乳反应约1h,使水分脱离,然后输送至封闭式滤渣机过滤杂质,过滤液体输送至缓冲罐Y101、Y102,静置沉淀(1~2h),对缓冲罐Y101、Y102过滤毛油进一步经50目与100目过滤罐除渣处理(D101与D102两级过滤罐、D103与D104两级过滤罐),除渣后毛油进入缓冲罐A/B,进行蒸馏处理。过滤罐产生的少量滤渣送入废油泥固料仓,随废油泥一道处理。过滤罐内置钢制滤网,不产生废滤布。破乳反应釜、过滤机及过滤罐均为密闭设施。物料输送为密闭管道。底部含油废水经管道泵入油水池。滤渣机过滤少量杂质由底部排口振动输送至密闭桶内,然后送至废油泥处理系统,进入焙烧炉处理。
10月-4月气温较低时,破乳反应釜需加热40~50℃保温,以保障破乳效果。反应釜为导热油盘管间接加热,由管式炉烟气出口热交换器提供热源。
(3)减压蒸馏
废乳化液预处理的分离油进行减压蒸馏处理,工艺同上述废矿物油处理工艺。废乳化液处理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所示:
图4-3废乳化液处理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废油桶清洗工艺
项目清洗废油桶包括闭口桶(开口为小口径)及开口桶(桶盖全部开启)两种类型,清洗流程大体为:内部清洗、外部清洗、喷洗整形、风干等四大工序,除风干工序外,清洗及喷洗均在箱式封闭间内进行,各封闭间底部设废水收集箱,防止废水外溢漫流。
(1)收集及存储
废油桶质量控制由随车人员负责检查,对于盛装酸、碱、剧毒、重金属、有辐射性等物资的废桶不予以回收。
废油桶入厂后送至清洗车间,经人工分类,分为闭口桶、开口桶,送至废油桶存放区分类暂存。
(2)内部清洗
闭口桶清洗机与开口桶清洗机均为自动清洗设备,油桶上线后自动完成桶口定位,通过底部滚轮旋转带动油桶转动,完成清洗工作。
闭口桶清洗机:油桶清洗时,首先将油桶固定至清洗机上,开启旋转刷洗,通过桶内的洗链、清洗剂不停地冲刷油桶内表面,残油、油垢及铁渣等即被冲刷干净。在油桶清洗过程中清洗机能自动左右倾斜,倾斜角度可根据需要调节,可以有效地清洗桶壁及上下底部。
开口桶清洗机:为鼠笼式结构,清洗机中部设置旋转式塑料排刷,油桶放在鼠笼内固定后,开启旋转刷洗,通过中部及底部排刷的摩擦,对油桶予以清洗。开口桶盖一般油污较少,由人工负责清洗。
内部清洗流程为:废油桶在清洗机内固定好后,加入清洗液(1:1000清洗剂溶液),启动清洗剂开始清洗工作,旋转清洗3-10分钟后,暂停清洗机,翻转油桶倒出清洗液,经隔油除渣后,回收至循环池再利用。然后使用中水旋转清洗2次后,停止清洗机,将油桶从清洗机中取下,由天车送至外桶清洗间。清洗废水收集至集装箱下部的废水收集箱内,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3)外部清洗
经内部清洗后的闭口油桶和开口油桶送至外桶清洗车间后,固定在外桶清洗机上,开启清洗机旋转清洗2-3分钟,清洗机下方为清洗液水箱和清洗水箱,通过清洗机自带的塑料排刷,清洗外桶壁,先由清洗液清洗,随后用中水清洗。
清洗液及清洗废水定期补充及更换,排放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
(4)喷洗整形
清洗完成的铁质油桶送至喷洗间进行喷洗防锈处理,通过喷洗机喷头喷涂防锈液(1:2000防锈剂溶液)30秒-1分钟,对铁质油桶内部进行防锈处理。防锈液经过滤除渣后,收集进入循环池,循环使用。
外桶清洗后的塑料桶及防锈处理后的铁通送至整形机,进行加压修复。封盖油桶固定至整形机上,通入压缩空气(4MPa)加压矫正桶体凹凸部位,同步对油桶进行检漏检测。
破漏油桶作为废旧资源送至存放区,定期外售废旧资源回收部门。检验合格油桶送至风干区处理。
(5)风干
为方便清洗后油桶干燥存放,配备一台电热风机,对清洗后油桶进行风干处理,风干后油桶检验后,送至贮存区存在。
废油桶清洗过程中主要污染环节为清洗废水、设备噪声及清洗液过滤浮渣,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过滤的少量浮渣送至废油泥处理系统处理,设备置于室内通过建筑隔声降噪。
废油桶清洗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所示:
图4- 4 废油桶清洗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4.3 “三废”产生情况及治理措施
4.3.1 废气的产生及治理措施
有组织废气主要为焙烧炉、管式炉产生的颗粒物、SO2、NOX 、非甲烷总烃; 储油罐产生的非甲烷总烃; 污水处理站产生的硫化氢、氨、非甲烷总烃。
无组织废气主要为贮存设施、生产装置、装卸及管线输送装置产生的有机废气以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气体。
表4-3 废气产生及治理措施一览表
废气名称 |
废气产生源 |
污染物种类 |
治理设施 |
排放形式 |
排气筒高度 与内径尺寸 |
颗粒物、SO2 、 NOX、非甲烷总烃 |
焙烧炉、管 式炉 |
颗粒物、SO2、 NOX 、非甲烷 总烃 |
双碱法脱硫+低温氧 化还原脱硝 |
有组织排 放 |
15 米,内径 0.21m |
非甲烷总烃 |
储油罐 |
非甲烷总烃 |
干燥箱+低温等离子 +活性炭吸附 |
有组织排 放 |
15 米,内径 0.35m |
硫化氢、氨、非甲 烷总烃 |
污水处理站 |
硫化氢、氨、 非甲烷总烃 |
干燥箱+低温等离子 +活性炭吸附 |
有组织排 放 |
15 米,内径 1.0m |
非甲烷总烃、硫化 氢、氨 |
贮存、生产、 装卸、管线 |
非甲烷总烃、 硫化氢、氨 |
加强设施密闭,均进 行有效收集处理等 |
无组织排 放 |
/ |
4.3.2 废水的产生及治理措施
污水处理站对厂内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予以处理,处理后废水一部分回用于废油桶清洗,剩余部分进入吉利区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选择“破乳+气浮+芬顿氧化+厌氧接触+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流程简述为:厂内生产废水首先进入缓冲池1、2 ,在缓冲池内可以充分静置沉淀,浮油经二级隔离后,由浮油吸附机去除浮油浮渣。然后废水进入破乳装置,通过添加高效破乳剂实现油水第一步分离,废水再经过气浮装置实现进一步分离、净化。分离后的废水进入氧化反应器,反应后的废水进入中间反应池沉淀其中的悬浮物,清水与含氮磷营养物的配制液混合后,进入厌氧池,有机物经过厌氧生物反应后,可大幅降低污染物的含量,并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厌氧池出水进入缺氧池与好氧池的清液混合后进入好氧池,在好氧池内利用好氧微生物进一步去除污染物,出水经沉淀、过滤净化后进入清水池。
若因水量波动或者其它问题导致的出水不合格,生化池出水将采用氧化备用装置进入深度处理,确保出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
为减缓污水处理站运行负荷,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污水处理站生化系统。厂区清净下水不进入污水处理站,直接通过污水总排口排放。
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见下表。
表4-4 废水排放及治理措施一览表
废水类别 |
污染物因子 |
废水量 |
排放规律 |
治理措施 |
排放去向 |
生产废水 |
COD、氨氮、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悬浮物 |
108.69 m3/d |
间歇 |
破乳+气浮+芬顿氧化+厌氧接触+生物接触氧化 |
处理后废水一部分回用于废油桶清洗,剩余部分进入吉利区污水处理厂 |
生活污水 |
连续 |
4.3.3 固体废物的产生及治理措施
固体废物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焙烧炉废渣、废树脂、废活性炭。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见下表。
表4-5 固体废物产生及治理措施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产生环节 |
产生量(t/a) |
属性 |
处理处置方式 |
1 |
生活垃圾 |
员工生活 |
2.25 |
一般固废 |
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2 |
焙烧炉废渣 |
废油泥焙烧 炉、阻尼罐 |
402.84 |
危险废物 |
委托济源海中环保科 技有限责任公司处置 |
3 |
废树脂 |
软水制备系统 |
0.05 |
危险废物 |
|
4 |
废活性炭 |
废气活性炭吸附装置 |
2.5 |
危险废物 |
5、自行监测方案
5.1 重点区域及设施识别
“三废”处理区的污染需要重点关注,主要包括废气和生产废水处理工序,废气主要为焙烧炉、管式炉产生的颗粒物、SO2、NOX 、非甲烷总烃;储油罐产生的非甲烷总烃;污水处理站产生的硫化氢、氨、非甲烷总烃。污水处理站对厂内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予以处理,处理后废水一部分回用于废油桶清洗,剩余部分进入吉利区污水处理厂。
对前期调查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很据各个区域及设施信息、特征污染物类型、污染物进入土壤和地下水途径等,识别企业内部存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隐患的区域及设施,记录重点区域及相关信息。信息记录如下:
表5-1 重点区域及设施信息记录表
企业名称 |
洛阳德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重点区域或设施名称 |
点位编号 |
区域或设施功能 |
涉及有毒有害物质清单 |
特征污染物 |
生活区宿舍楼南侧 |
1# |
调查耕地、植被土壤是否受影响,出现污染情况。 |
矿物油 |
pH 、石油烃、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及半挥发性有机物等 |
危险废物暂存间区域 |
2# |
此区域工序为企业重要工序,企业生产所需固体废物都置于本区域储存安放,对周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故定此点位。 |
矿物油 |
|
生产车间区域 |
3# |
此区域工序为企业重要工序,企业生产所需废水都置于本区域储存安放,对周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故定此点位。 |
矿物油 |
|
原料暂存罐区 |
4# |
本区域为厂区主要原料堆放区。为杜绝原料本身对本区域地块土壤污染,故定此点位。 |
矿物油 |
pH值、石油烃 |
污水池区域 |
5# |
企业所产生废水都经场内处理,为杜绝处理不完善污染排水流向区域地块土壤,故定基础项。 |
矿物油 |
|
业自备井浅层地下水采样点位置、采样深度、检测因子及说明 |
||||
厂区北侧水井 |
5# |
井水埋藏深度符合《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采样要求。 |
地下水 |
pH 、石油类、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挥发 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硝酸盐、镉、铅、 铬、铜、锌、镍、汞、砷 |
厂区水井 |
6# |
图5-1 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点位图
5.3监测布设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技术导则》(HJ25.1-2019)和《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要求,同时遵循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且不造成安全隐患与二次污染的要求,洛阳德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属于有危险废物利用及处置行业,由此识别出企业土壤污染物种类有以下种类。
表5-2 企业土壤和地下水监测项目
样品类型 |
点位数量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土壤 |
5 |
pH 、石油烃、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及半挥发性有机物等 |
0-20cm、检测 1次 |
地下水 |
2 |
pH 、石油类、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挥发 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硝酸盐、镉、铅、 铬、铜、锌、镍、汞、砷 |
检测 1次 |
5.4监测频次
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每年开展一次土壤一般监测、地下水监测。
5.5监测项目
依据国家《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T 166-2004)、《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 298-2019)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20)污染物识别结果布设取样点位,原则上需满足以上导则要求。
(1)土壤
①监测因子
pH 、石油烃、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及半挥发性有机物等
②监测频次
连续监测1天,每天采样1次。报一组有效数据,记录分析方法和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
③监测点位
厂区内设4个监测点位(2#~5#),背景点设1个监测点位(1#),采样深度为0-20cm,详见图5-1。共5个土壤监测点。
地下水
①监测因子
pH 、石油类、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挥发 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硝酸盐、镉、铅、 铬、铜、锌、镍、汞、砷
②监测频次
连续监测1天,每天采样1次。报一组有效数据,记录分析方法和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
③监测点位
厂区周围设2个监测点位。
表5-3 企业监测项目
样品点位 |
样品类型 |
监测项目 |
采样深度 |
样品数量(个) |
生活区宿舍楼南侧 |
土壤 |
pH 、石油烃、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及半挥发性有机物等 |
0-20cm |
1 |
危险废物暂存间区域 |
1 |
|||
生产车间区域 |
1 |
|||
原料暂存罐区 |
pH 、石油烃 |
0-20cm |
1 |
|
污水池区域 |
1 |
|||
厂区北侧水井 |
地下水 |
pH 、石油类、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挥发 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硝酸盐、镉、铅、 铬、铜、锌、镍、汞、砷 |
/ |
1 |
厂区水井 |
|
1 |
5.6调查评价方法
样品检测方法:按《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20)以及《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所列方法进行样品相应监测项目的检测。
对不同类型的样品及污染物均采用相对应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检测。对检测出现异常的数据进行复测,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6、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6.1土壤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1)现场记录与样品质量要求
现场采样时详细填写现场观察的采样记录表,如采样点周边环境,采样时间与采样人员,样品名称和编号,采样时间,采样位置,采样深度,样品质地,样品颜色和气味,现场监测结果,采样人员,土壤质地、颜色、气味、密度、硬度与可塑性等分析工作提供依据。
(2)质量控制样品要求
为确保采集、运输、贮存过程中的样品质量,本项目在现场采样过程中设定现场质量控制样品,包括现场平行样、相应数量的采样工具清洗空白、运输空白样等。为监测和评价现场采样质量,对土壤采取检测样品的10%作为质控样。
6.2 土壤样品保存、流转中的质量控制
监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样品在分析前,不应作任何处理以免扰动样品造成分析误差。另外对于光线敏感度高的物质,需盛装在不透明的容器中或将容器以铝箔包覆。采集完样品后指定专人将样品从现场送往临时实验室,到达临时实验室后,送样者和接样者双方同时清点样品,即将样品逐件与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单核对,并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确认,样品交接单由双方各存一份备查。核对无误后,将样品分类、整理和包装后放于冷藏柜中,于当天或第二天发往检测单位。样品运输过程中均采用保温箱保存,以保证样品对低温的要求,且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和污染,最后到达监测单位分析实验室,完成样品交接。
6.3 水样的保存与运输
1.采样时明确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目的,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采样体积,样品保存方法、采样数量、采样频率、采样质量控制等。
2.采样容器应根据待测因子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
3.采样点位应根据《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 技术导则进行采样。
4.水样的保存应根据测定指标选择适宜的保存方法,主要有冷藏和加入保存剂。
6.4.水质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1.监测人员严格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2.监测所用仪器、量器经分析人员进行校准,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3.废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分析均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标准(或推荐)分析方法,采用明码平行样、密码质控样等质控方式。
4.监测数据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
2022年地下水检测报告
\
\
\
\
2022年土壤检测报告
下一页
下一页